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常言道“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距离高考还剩最后的十几天,无数高三学子们进入最紧张的备考阶段。为了让我校学子在高考最后阶段更加高效有序的进行复习,调整心态,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英泰特邀高考押题著名专家郭凯老师进行高考作文押题专题讲座。


郭凯,2003年毕业于陕西师大大学文学院。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讲师,每年赴省内外为老师、学生作教育教学专题报告数十场。十余年间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教研课题,教学论文获得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会等一等奖;连续十年参加高考语文评卷工作,多年担任作文阅卷组小组长;荣获“全国中学语文说课比赛”全国特等奖;《华商报》作文大讲堂特聘讲师,连续多年点评高考、中考作文命题。
主编或参与编写书籍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连续多年担任《高考考试说明·深度解读》主笔、编委。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讲座中,郭老师根据高三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围绕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以往高考命题作文的细致、透彻地分析来指导学生如何在今年高考作文取得高分。


01
考题回顾
综观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
全国卷2的“携手统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新高考1卷的“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天津卷的“中国面孔”
都直接指向了社会热点

全国卷3由“审视自我”引发的“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北京卷由“北斗三号”引发的“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的联想和思考
上海卷由“意想不到的转折”引发“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的认识和思考
都是由社会热点话题出发,让考生辩证地思考社会事理、人生哲理.

面对这种紧跟社会热点的作文命题
把握时代潮流合理构建热点素材库
深度挖掘热点素材的内蕴
显然已成为决胜高考作文的重要因素
2021热点:
1921-202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01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自我革命,得到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天下一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直面挑战,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关键词:
不忘初心、人民至上、胸襟气度、奋斗拼搏。
1950-2020伟大的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02
关键词:
牺牲奉献、斗争斗志、勇毅无畏、英雄精神。
2020-2021全民“抗疫”取得重大胜利;
03
1,委屈、忍耐,脚踏实地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为尊严沉默、为尊严发声。
2,不忘初心、再接再厉、逆水行舟、不迷失不麻痹大意。
3,绝境与希望、机遇与挑战、放弃与坚守。
1949-2021祖国实现完整统一;
04
主权与领土完整,两岸血脉相连,民族伟大复兴。
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05
了解历史、反对抹黑、反对污名化、正本清源,实事求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天和入九天,天问着平原、量子计算机“九章”、可控核聚变、创“芯”危机卡脖子技术;
06
创新、青年一代、奋斗拼搏、偶像、楷模、奋斗有我。
华夏精神谱系
07





01
赏心悦目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笔画线条浑圆醇厚,温而不柔,力含其中。整体布局平正均衡,神采恬淡平和。
02
言之有据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03
言之有序
所谓言之有序就是做好文章的结构布局。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各个部分质检的组成关系。包括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怎么过渡、何处伏笔、何处照应、何处渲染、何处突出重点、何处点明主旨等。

04 作文最忌讳以下几点
01
主题神游
作文本来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写,但在写作过程中岔入了别的话题,就好像开车行驶在起点到终点的主干道上,中途脱离主干道,而进入岔道。使得文章在内容上离题万里,在结构上线索分散。
02
逻辑混乱
想一出是一出,想到哪写到哪,前后文之间没有合理的内在联系,缺乏条理。
03
忽视照应
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的语句,前文提到的问题在后文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
04
层次不清
层次和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在分段上,有时一个段落包含的内容太多,好几层意思都挤在一个段落里,导致层次不清;有时段落分得太细,一层意思硬分成几段,致使支离破碎。
05
剪裁不当
在内容上或是主次不分,或是虎头蛇尾,或是详略不当,这样不仅破坏了文章的结构美,还对主题的表达带来直接的影响:中心不突出,有偏差。


2021年高考近在咫尺,
正是厉兵秣马时,
少年自有青云志,
当许天下第一流。
希望英泰学子都能不惧困难不紧张,
轻松坦然无压力。
仔细阅读好答题,认真书写才思情。
自信饱满创佳绩,笑容满面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