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走上了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等各个领域捷报频传,祖国面貌日新月异。
“2021”也代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时事热点、国家大事一直是高考命题者青睐的命题材料,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段百年历史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也孕育出许多伟大的精神,备受全国人民关注。因而“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既是热点话题,也势必会成为热门押题之一。所以考生一定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积累时事材料、分析热点话题的机会。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让考生立足新冠肺炎疫情,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作;
2019 年全国Ⅱ卷让考生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世纪宝宝’中国梦”。
她很平凡,是中国千千万万妇女中的普通一员,也是黄土地上生养的亿万农民之一;她也很不平凡,她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者,是唯一一位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几十年间,她一直努力为妇女和农民争取权益。曾经有人问她:“你这一生要用两个字来说,是什么?”“忠诚。”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是人民代表申纪兰坚守一生的品格。
因为责任在肩,所以干劲十足。扶贫是“苦差事”,回家帮老乡脱贫致富却是黄文秀内心的使命。从农村走出来,何苦要回到山里?面对一些疑问,黄文秀说,总是要有人回来的,而我就是那个回来的人。心中有多少责任,脚上就沾多少泥土,从跑遍村子所有贫困户到手绘全村地图,从学习当地方言以便与群众沟通交流到带领村民修水泥路、发展特色产业,黄文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百姓致富。正如她的一位学妹所形容的,“‘文’在心,‘秀’于行”。黄文秀想的、干的,老百姓看得见、记得住,乡亲们称赞她“一个非常好的第一书记,为村里做得太多”。
最近,全民为祁发宝等戍边英雄刷屏。2021年2月,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
在与外军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高考作文命题肩负“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使命, 近几年高考作文的考查越来越倾向大视野和大格局,尤其注重青年的时代素养与家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意识。有关学生的“个人成长、价值取向”这一主题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主题之一。
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趋势,命题者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分析、认识能力,更是希望考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感受、去领悟,所以命题者会设置一系列的情境任务,要求考生带着任务完成写作,比如针对某一重大事件写一封信,写一篇发言稿、演讲稿等等。
2020 年全国卷Ⅲ让考生写一封信“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2019 年全国卷Ⅰ让考生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2017 年全国卷Ⅲ让考生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张桂梅,用双手、用生命,诠释着一种“母爱”和“师心”,改变山区女童命运。
张桂梅说,她说,学生比我幸福就足够了。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我这辈子的价值,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边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像后依然热爱生活”。13年前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的故事感动着无数人,而如今他选择再次回到山里,把自己走成一条路,扎根乡土,不忘初心,不忘归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有国士,天下无双。“憋着一肚子气”搞导弹研发的钱学森、“要求自己鞠躬尽瘁”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师黄旭华、为杂交水稻奉献一生的袁隆平、“天文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天眼之父”南仁东······他们在不同领域呕心沥血,无愧为国之栋梁。这些科研工作者践行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向公众传递着他们的精神力量,他们是中国人最该追的星。
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我国高科技大显身手。再次让我看到,那些古代的幻想,在前辈的努力下正一点点变成现实。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悠远的古老传说塑形于“当代神话”,让独特的“中国式浪漫”薪火相传。科技助力,彰显独特的文化自信。
2020年,历史写下澎湃一笔。“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当这些振奋人心的愿景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一个更好更强更美的中国跃然眼前。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引导考生品评历史人物,提升文化认同;
2019年高考北京卷大作文题①“文明的韧性”,直击中华文明,旗帜鲜明地要求考生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等角度谈认识;
2018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器”,也在有意引导考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2021全国两会正式开启。作为活跃在新闻传播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漯河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宁雅秋,今年提交了多份建议,其中《关于创新传承载体盘活沉睡文物资源的建议》值得关注。
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助推文化自信。《唐宫夜宴》火了一直默默无闻的唐乐舞俑。而近年来,包括《国家宝藏》等创意文化节目,也让一度清冷的博物馆成为观众的热门打卡地,就连冷门的考古学也备受关注,各大博物馆根据馆藏文物打造的文创产品销量十分可观。
“《唐宫夜宴》等节目极大地激发了观众对文物知识的需求,到博物馆看一看成了众多观众外出旅游的首选。”宁雅秋表示,目前我国现有各类博物院(馆)超过5100家,不可移动文物70多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总数超过1亿件(套),“这些都是沉睡的文物瑰宝。利用好这些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传递华夏文明声音,对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
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嫦娥”,寄托了中华民族世代对月球的无限憧憬,一个民族的千年梦想化为了现实;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被命名为“蛟龙”,寓意让“中国龙”游向深海探秘海底世界;暗物质探测卫星被命名为“悟空”,期望它能不畏艰难,在茫茫太空中以“火眼金睛”探测出暗物质粒子;国之重器核导弹取名“东风”,源自《红楼梦》中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展示了中国国防科技不可战胜的信心和力量……
一 函数导数
【考点预测】
1 函数图像的实际应用
2 函数性质的基本原理
3 导数单调问题的应用
【典例分析】

二 三角数列
【考点预测】
1给角求值、给值求值、给值求角、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三角函数式的证明.
2判断三角函数的最值(周期、对称性等)、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已知函数图象求函数的解析式
3 解三角形与平面几何图形相结合
4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利用中线(角平分线、中垂线或高线)解三角形、解四边形问题、实际问题(测量距离、高度、角度等).
【典例分析】


三 立体几何
【考点预测】
1 折叠图形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2根据角或距离确定线段长度等. 探索平行或垂直需满足的条件、探索空间角或距离需满足的条件.
【典例分析】

四 解析几何
【考点预测】
1 圆锥曲线的基本量和基本性质以及简单几何关系
2 定点定值问题
3探索证明问题
【典例分析】

五 概率统计
【考点预测】
1 利用概率知识处理实际中的决策和优化问题
2 统计图表的应用
3 概率与数列,函数,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典例分析】


六 选做(极参和不等式)
【考点预测】
1 极坐标中关于的定义和应用
2 关于t的几何意义
3 绝对值函数的图像,最值及基本不等式
【典例分析】

一. 假定你是李华,得知某英语报社要招聘一名兼职记者。请写一封申请信,内容包括:
I am Li Hua, a Chinese student. The reason why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is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of journalist which you have advertised on the newspaper.
My performance in English writing is outstanding. For one thing, I can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with difficulties. For another, China Daily and English Weekly is my favorite newspaper. What’s more, my classmates are often helped by me to learn English, which they all appreciate. So I am wondering if I could be selected as a journalist of your newspaper. I will appreciate it a lot if my request is granted.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二.假定你是李华,得知你的外国笔友Paul学习中文时感到非常吃力,需要你的帮助。请给他写一封信,内容包括:
1.鼓励他继续学习
I am glad to know that you are keen on learning Chinese. But when hearing that you have trouble learning it, I feel obliged to help you. As a student, I understand your situation. The problems you are face with is common. It is wise not to give up.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irst, please Chinese as much as you can. Second, if I were you, I would watch some Chinese TV programs to learn native language, which will offer an environment for you to be familiar with Chinese.
Following my advice, you are sure to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If more information is needed, please let me know.
三.假定你是李华,一周前你在网上订购一套图书,到货后发现图书存在数量不对,封皮破损的问题,请写信向网站客服反映情况,内容如下:
I am Li Hua, a customer of your shopping website. I venture to write to make a complaint about the books I bought on your website. I am happy to see the books arrive on time. But it is a pity that there are not what I expected.
First of all, my order is a series containing 12 books in all. But what I receive is just 11 books in the package. What’ s worse, the covers of some books are dirty or broken. I have to say, it’s not a good shopping experience.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ther I could exchange these books or I will declare a refund. I hope the problem can get your good consideration.
四.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准备举办一次英语角活动,请你以此为内容,写一则通知,内容包括:
I am writing to inform you to join us in an activity organized by the Student’s Union, the theme of which is English Corner. Whoever has interest is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It is a good opportunity to apply what we learnt in class to practice. So please join us. It is scheduled to start at 7:00 on June 10th, lasting 3 hours. And we will see you in the gym.
Here is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it. The first section is to communicate with a foreign teacher to show our oral English. What we will do next is to read some English poems. Shortly after that, there will be a little contest for us to introduce our hometown in English. Hard as it sounds, I think it meaningful.
Looking forward to you active participation.
五,假定你是李华,你与留学生朋友Tom约好周日一起去打篮球,因故不能赴约。请给他写封邮件,内容如下: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sincere apology to you for I have to break our engagement. I feel so sorry I can’t keep my promise and you must be displeased. I hope you can understand me and excuse me for my failing to keep this appointment.
The reason why I can’t play basketball with you on Sunday is that I have to join in a speech contest, on behalf of my class, which will be held right on Sunday. So the only thing I can do now is to write to you and appoint another day. Please tell me which day is convenient for you.
Once again, I’d like to say sorry to you for all the inconvenience I have caused.
六. 假定你是李华,在即将毕业之际,请写封信感谢你的外教Lucy,感谢她三年以来,对你的栽培和鼓励,内容如下:
The reason why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is to show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you for what you have done to me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If it hadn’t been for you, I wouldn’t have got such a good grade in English.
I still remember when I became a high school student three years ago, what annoys me most is my poor English and strange accents. Afraid of being laughed at by others, I dare not to open my mouth, which made my English worse and worse. It was you who found my problems and helped me overcome it. Every time I get good grades, I can’t help thinking of you.
Once more, allow me to say thank you again. You have changed my English and me.
选择题题量仍为8个,延续“5单3多”的可能性最大。学生考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选择题导语中的说明;从知识结构上看,力学和电学知识基本各占一半,原子物理学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典例、如图为一个水平传感器的简易模型,截面为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正三角形,内部有一个略小于三角形内切圆的小球,三角形各边有压力传感器,通过测出小球对三边压力的大小,信息处理单元可显示摆放处的倾角。图中BC边恰好处于水平状态,现将其以C为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直到AB边处于水平状态,则在转动过程中( )

A.球对AC边的压力一直增大B.球对AC边的压力一直减小
C.球对AC边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D.球对AC边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典例、(多选)如图所示,小球A、B、C通过如图的装置静止悬挂着,其中定滑轮P、与定点Q相距10L,处于同一高度,此时P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Q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然后剪断BC间的悬绳。若已知小球B、C的质量分别为m、2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摩擦,取sin53°=0.8,cos53°=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的拉力大小与F大小成正比 B.F的最大值为

B.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天2次经过赤道正上方同一位置
D.任意12小时内,万有引力对第41颗卫星冲量的大小和对第44颗卫星冲量的大小相等




实验题一力一电的搭配格局不会改变,考查内容不拘一格,一般至少有一个实验不在考纲所列的12个实验之中。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高考实验试题往往基于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造,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创新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较高的层次上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力学实验:⑴长度测量,⑵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⑷打点计时器使用、纸带问题、牛顿第二定律,(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6)力学设计性、探究性实验。
电学实验:⑴伏安法测电阻,⑵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⑶多用表的使用和读数、螺旋测微器的示数、游标卡尺的读数,⑷电表改装,⑸电路设计、实验设计,⑹伏安特性曲线的描绘,⑺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两道计算题一力一电基本是固定的,从近年来的命题看,第一道计算题与第二道计算的难度差距明显拉开,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包括机械能守恒)、动量和能量、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考查频率较高,并且计算题的综合性一般都比较强,不会考查单一的知识点,题干相对较长,审题能力对解题的影响往往比较大。鉴于动量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已经是第五年,20年压轴题动量与电学进行了综合。21年动量知识的综合会有更大空间,动量守恒或动量定理不仅可以出现在力学综合中出现在计算题中,也要注意动量守恒定律或冲量与电学知识的综合(尤其是要注意动量与电磁感应双杠问题的结合放在压轴题),应高度关注。
每一个选考模块均由两个小题构成,第(1)小题的形式并没有固定下来,它可以是“五选三”的形式,也可是其他选择题的形式,还可以是填空题的形式;第(2)小题是一个计算题,形式基本固定;选考模块总体难度比较稳定,而且两个选考模块难度情况也基本平衡。
(1)选修3-3模块的主要考点有分子动理论、固体和液体的性质、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等。其中气体实验定律作为第(2)小题每年必考,其余考点基本是在第(1)小题中轮流出现。另外分子动理论中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的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相关的计算应加以关注。还要注意油膜法实验做为填空题在33(1)中出现的可能。
(2)选修3-4模块的主要考点是考纲中的Ⅱ级考点,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波的图象,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等都是考查的重点,“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考点虽然为I级,但它与波的图象联系切也不轻视。另外,本模块有三个实验,也应作为Ⅱ级考点对待。
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生活实例,对实例中的地理原理进行解读,考察其背后的原因。如高考中经常出现对温室大棚、气候变暖等方面的题型。并且在去年高考题中,明确出现了绿洲“冷岛效应”这一热力环流实例的题型。所以,该部分应是重点复习内容。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季,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下图为我国"回南天"发生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回南天”现象发生时,气压变化和大气运动合理的是( )
A.西北太平洋副高势力短时间明显增强,海洋暖湿气流入室
B.西北太平洋副高势力减弱,室内暖空气遇冷水汽凝结
C.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形成锋面水汽冷凝
D.亚洲高压短时间增强,冷空气快速南下,造成室内水汽凝结
2."回南天"现象发生时,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冷空气南下时,打开北面的窗户通风换气
B.早晚开窗,可以减轻"回南天"现象
C.晴朗的白天开窗通风,晚上关闭门窗
D.关闭北面和西北面的窗户,防止冷空气入内
【答案】
1.A
2.A
二、气候
气候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主要从成因、特征、植被、分布四大方面着手进行考虑。目前高考出题,对于气候的考察越来越细致,往往是一个问题只问气候的某一个方面,要求学生对气候所有细节都特别熟悉,才能更好地做题。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此次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
B.大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
C.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
D.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
【答案】
1.D
2.D
3.B
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大、小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近年来中国造船公司前往摩洛哥建设渔船修理厂。下图为摩洛哥降水量(单位:mm)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造成M、N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洋流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
5.摩洛哥绝大多数城市都分布于清凉国土区,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①西风 ②洋流 ③地形 ④纬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6.中国造船公司在摩洛哥设置渔船修理厂的目的不包括( )
A.保障渔业生产B.提高造船技术C.拓展国际市场D.增加当地就业
【答案】
4.D
5.C
6.B
三、河流特征与河流开发,湖泊特征与湖泊开发
水圈这部分内容,在高中阶段占比并不算太高,但是属于隔几年就出一次重点题的章节,所以一旦出到,往往分值都会比较高。加上近些年我国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对于河流湖泊污染的治理力度逐步增大,对于河湖生态、河湖开发利用的考察几率也就逐渐上升。
阿尔山火山群,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南麓,位于火山上的天池为火山口湖,有许多神奇的地方,神奇之一是久旱不涸,久雨不滥,甚至水位多年不升不降,神奇之二,天池水没有河流注入,也没有河道泄出,一池水却洁净无比,下图示意阿尔山火山及断层分布。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阿尔山天池的主要补给水源最可能是( )
A.降水补给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高山冰雪融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
2.推测阿尔山火山群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A.外力作用切割形成断层B.太平洋板块俯冲
C.印度洋板块挤压D.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
1.D
2.B
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最大的支流,是一条国际河流,流域内众多的支流均从额尔齐斯河右岸汇入,形成典型的“梳状”水系。额尔齐斯河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很低。下图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额尔齐斯河水系呈“梳状”,主要是因为()
A.右岸气温低,有结冰期
B.西风受阿尔泰山阻挡抬升
C.右岸地势平坦,降水多
D.阿尔泰山植被丰富多样
4.提高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最合理的措施是()
A.南水北调
B.北水南调
C.东水西调
D.西水东调
5.与南部的塔里木盆地相比,额尔齐斯河流域所在的准噶尔盆地荒漠化程度相对较轻,主要是因为两盆地()
A.人类活动的方式不同
B.地形类型不同
C.降水和冰雪融水量不同
D.年蒸发量不同
【答案】
3.B
4.B
5.C
四、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一直是高考地理中的重要出题方式,主要集中于交通工程建设和水利工建设等方面,这种工程建设往往耗资大、难度高、影响面广,能够体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实力的提升。所以,今年来我们经常能在高考题中看到各种重大工程建设的身影。而对其的考察,也主要体现于工程选址、工程难度、工程施工过程、工程影响这些方面。
杭州湾与亚马逊河口、恒河河口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有钱塘江大潮等奇特景观,气候环境非常复杂,台风或者强风、乱流,大风大浪非常常见。2008年5月1日通车运营的杭州湾大桥,借鉴了杭州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理念,以不走寻常路的“S”型线路闻名于世。大桥全长36千米,海上长32千米,而实际连接桥头两端的直线距离是26公里。下图为杭州湾大桥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桥设计为“S”型大桥的主要原因是
A.桥梁跨度大,中途设置休息站B.地质条件复杂,预防地震
C.顺应水流方向,抵抗路面横风D.增加美学价值,提高旅游收入
2.大桥多处设计为拱形桥面的作用有
①减缓行车速度,保障行车安全
②提升设计美感,体现建筑美学
③尽量为潮水进出留出通道
④增加桥身重量,保障桥体牢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1.C
2.A
五、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中各项活动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很多都与新技术的进步有关,比如直播带货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滴滴打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等。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对于新技术产生背景、发展条件、影响方面的考题。
“自动化+机器人+网络=工业4.0”,它是集“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于一身的工业化模式。以智能工厂为例,德国安贝格市的西门子工厂就是工业4.0实践的典范:占地10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员工仅有1000名;近1000个制造单元仅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络,大多数设备都在无人力操作状态下进行挑选和组装;安贝格工厂生产的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约为15件,可靠性达到99%,追溯性更是达到100%。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安贝格市西门子智能工厂的生产方式,有利于( )
①减少劳动力
②减少资金投入
③提升生产效率
④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在工业4.0的风潮下,我国九江石化作为中国的第一家试点工厂,要实现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的目标,最关键的措施是( )
A.建设云数据中心,实现智能化管理B.改善交通,实现智能化运输
C.建设营销团队,实现智能化销售D.培训劳动力,提升加工经验
3.工业4.0提出的集“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于一身的工业化模式,可以适用于( )
A.纺织工业B.汽车工业C.集成电路工业D.各类工业
【答案】
1.C
2.A
3.D
2018年天猫“双十一”再创新纪录,其多形态、多业态的“分钟级配送”渐成新物流常态。相比往年,更多消费者享受到了“午夜下单,早晨收件”的物流体验,截至11月11日上午8时,全国有263个城市(舍港澳台)已经签收包裹。天猫“双十一”是一次商业、支付、物流与服务等社会商业基础设施的大考,大量包裹高效送达的背后,是中国快递物流业数字化、智能化全面升级的体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午夜下单,早晨收件”的物流体验主要得益于
①包裹重量轻、体积小 ②网购支付快 ③快速配送 ④发货网点集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截至11日上午8时,消费者收到包裹最多的城市可能是
A.上海B.乌鲁木齐C.合肥D.海口
6.仓储与配送是电子商务末端的服务,影响仓储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货源、市场B.市场、科技
C.地租、交通D.货源、劳动力
【答案】
4.B
5.A
6.C
六、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我们会不断地听说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中很多我们都不熟悉,所以往往就会成为高考出题的绝佳素材。比如前两年以油纸伞作为载体,考察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欧洲的气候等。当面对传统文化时,考生必须要记住,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形成受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和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不尽相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目前较为稀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
A.民俗、民间文学B.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
C.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D.传统美术、传统医药
2.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中,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蒸馏酒技艺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的原因是( )
A.雨热同期,蔬菜种植范围大B.山区面积广,适合耐旱的五谷生长
C.交通发达,与外界交流便利D.夏季气温高,饮食要求寒凉型
3.大同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有“中国煤都”之称历史悠久,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匮乏的原因是( )
A.纬度较高、气温低、人类活动少B.水土流失严重、文化遗产被破坏
C.片面发展煤炭经济不注重保护D.经济较落后、产业结构单一
【答案】
1.C
2.B
3.C
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上,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会议期间,我国正处在二十四节气中的( )
A.立冬B.冬至C.小雪D.大雪
5.每年进入同一个节气的具体时刻都不相同,其确定依据是( )
A.地球公转规律B.气温变化规律C.地球自转规律D.农业生产的规律
【答案】
4.C
5.A
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题型为选择题第一道,涉及的内容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绿色化学、生活化学、营养物质、硅及其化合物、合成材料等内容。考查形式较简单,主要为同学们平时的积累与综合运用。
必考知识点。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即正确书写方程式以及常见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错误判断;离子共存,即在特定的条件下判断离子是否反应等问题;离子检验,即常用离子检验方法的考查等内容。题目设置难度居中,考查同学们细心程度及基础知识的掌握。非选择题中主要考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主要为实验大题和工业流程中陌生方程式的书写,题目设置简单,需要同学们对题目充分理解,同时注意避免方程式书写中的常见问题。
在选择题中为必考知识点。主要题型有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及同分异构体书写两种。其中有机物官能团性质考查中,主要涉及常见有机物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关比例关系;共线共面;糖类、油脂、蛋白质粉性质;有机物的鉴别检验等内容。同分异构体得考察中主要包含有烯烃、卤代烃、芳香烃、酯等常见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题目设置难度居中,考查同学们对有机知识的积累及综合运用。
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NA的计算,涉及的内容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转移电子数、共价键数等数目的计算,同时结合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包含有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公式的综合运用,在固体、气体、溶液中进行考查。题目设置难度居中,考查同学们对公式的理解及运用。
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题型为选择题。该题板块区分比较明显,首先为元素的推断,需要结合原子的电子排布特点以及相应物质的性质进行元素推断;其次为半径比较,涉及内容有原子之间、原子与离子、离子之间半径比较;然后为性质比较,涉及有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相关性质、非金属性相关性质、熔沸点等的比较。通过推断、比较,充分将“位、构、性”联系起来。题目难度居中,考查同学们对元素结构及物质性质的掌握程度。
关注实验的基础和本质。如实验装置的选择是否正确,实验的现象是否明显,实验的目的是否可达到,实验的因果关系是否对应等。
以新型电池为情境,考察正负极和阴阳极的判断,各极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各极pH的变化,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以及涉及氧还的相关计算。
高考热点,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对于四个特殊点的分析,起始点,半程点,中性点和中和点。在各点pH的范围、三大守恒书写以及离子浓度比大小。
以新情境的形式考察化学反应原理。侧重总反应的书写,催化剂和中间产物的区分和判断,成键和断键的判断和分析,以及活化能的相关细节知识。
必考题型。有机实验和探究实验是热点。考察实验装置和仪器,如球形冷凝管和直形冷凝管的选择。考察实验操作(特别是不同洗涤方式的方法)和利用水溶性和密度等特点进行分离提纯的方法。对于纯度和产率的计算。探究实验需要关注各物质的共性和个性,并能够提取与探究目的相关的知识点,以及迅速判断每步操作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
必考题型。以重要的金属元素(Na、Mg、Al、Fe、Cu、Mn、Zn、Ni、Co、Mn)和非金属元素(Si、O、S、Cl)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为载体,实际工业化生产为背景,考察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通常以化工生产流程图为基本模式,进行原料预处理、除杂提纯、制备产品等一系列操作。重点会考察提高浸取率的方法、流程中主要成份分析、反应原理中方程式书写、最适pH和温度选择及其原因、沉淀法制备或溶液结晶法制备的方法、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及运算和产率计算等重点知识。
必考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热化学、平衡移动和电化学三大模块的反应原理,包括对于陌生图表、图像和数据的信息提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思维能力。难度较大,综合性强。重点会考察盖斯定律计算焓变或已知焓变计算键能、吉布斯自由能对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速率计算和影响因素、达平衡状态的标志、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平衡图像(双因素图/先增后减图)的分析、三段式计算转化率及平衡常数(Kc/Kp)、陌生速率方程中单一因素分析、陌生电解中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
选考题型。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考察模式相对稳定,共分为原子、分子和晶胞三个方面逐一考察。重点会考察1~36号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排布图)、第一电离能、电负性、VSEPR模型/分子立体构型、杂化方式、配位化合物中σ键数目及配位数判断、晶体熔沸点比较、八角六面内部四填充晶胞的密度计算和指定原子的坐标。
选考题型。有机化学专题通常以基本有机物的性质外加一些陌生信息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重点会考察含苯环有机物的命名、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结构的推断和书写、酯化反应/醛的氧化反应/缩聚反应等重要方程式的书写、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特殊结构的书写、仿写合成路线。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上升,爱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价值取向。响应党的号召和人民的期望,高考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与考察。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解析:中国古代作为农耕文明,小农具有脆弱性。为了降低自然对小农经济的影响,提高生产力。大型水利工程势必随着国家逐步统一应运而生——“我们至少需要一个大一统的中央王朝来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与西方传统的成文法体系不同,中国古代更重视道德的建设。纵观中国古代五千年,从周公开始道德审美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审美。更由于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超凡的地位,对统治者“德才兼备”就是古代的至高境界。甚至当“德才”无法兼具的时候,道德的高尚甚至远比才能出众更重要。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古代社会传统价值取向,一位“仁慈”的君主才是众望所归。
从春秋到战国五百多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旧制度消亡,新政治出现的全面转型。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2.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4.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5.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结束,民主制的兴起。中西方不同政治在外交和军事上的碰撞与冲突。
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文明的逐渐瓦解,工业文明的到来,以及对农耕文明的冲击。
文化:西方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且中国化的过程。
1.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2.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为世界步入近代奠定理论基础。

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1.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两大体系三大机构。确定了战后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世界进入全球化与区域化并存的阶段。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越发明显,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进入多极化趋势。
1.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从往年高考生物命题的方向看,近年来开始淡化一些偏难的知识点,而更加注重学生对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察。从命题的热点来看,2021高考基本变化不大,热点内容仍以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为主,其余非热点内容如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生命历程,育种与进化、分子生物学基础等也有可能考察。
热点题型一:“阅读理解”题
这种题型是将许多前沿科技或者热点问题以材料的形式展示在题目中,考生需要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作答。材料的内容一般会在课本基础知识上向外延伸,考察学生对文本、图像等材料的阅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
热点题型二:材料分析题
解答这种题型时,考生需要通过对曲线、表格、数据等形式给出材料,或者相关结构图像的分析来解答问题。这种题型一般覆盖面较广,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用专业的术语来描述相关问题的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
热点题型三:实验探究题
这种题型在课改前的高考是重点和难点的存在,课改后虽然难度降低,但仍然可在近年高考中见到。这种题型会以探究实验的主题,让考生设计实验、评价实验方案或分析实验数据结果。考察的是考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语言表述、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点题型四:遗传推断题
遗传推断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近年来遗传推断题的考察偏向于基础,难度较大的题目很少出现,预测今年难度也应该不大,考生复习时还是重点掌握基本的原理和解题方法。另外,遗传题考察时不止出推断题,还可能与实验探究题综合考察,这就要求考生对遗传的基本原理以及遗传学实验的方法掌握比较透彻。
此外,近年来高考对基本概念的考察也逐渐增多,考生还应关注课本上对概念的语言描述。同时,对近期的一些热点内容也应该有相应的关注:
热点时事一:新冠疫情
相关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免疫预防、基因工程制疫苗、单克隆抗体等
热点时事二:基因编辑婴儿
相关知识点: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现代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等
热点时事三:海水稻的种植与粮食安全
相关知识点:杂交育种,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种群的特征等
热点时事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关知识点:群落的演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等
此外,近年来诺贝尔奖内容,如丙型肝炎病毒、细胞对氧气的感知和适应、细胞自噬、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癌症的治疗等也要有一定的关注。
【热点概述】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惊天动地)。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形成的宝贵经验(13个必须):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我们应该清楚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好”,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坚信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定能实现的。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5.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6.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功?
(1)有远大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有科学理论引导: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团结凝聚人民。
(3)有选贤任能机制: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领导干部。近年来,我们党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申请入党者的教育、考察等工作,确保党员质量。
(4)有严明纪律规矩:我们党一贯重视纪律规矩,不仅有着健全的纪律规矩,还能严格执行纪律规矩。
(5)有自我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使我们党形成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和机制,确保党自身出了问题能坚决主动予以纠正。
(6)有强大领导能力。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了国家发展、人民福祉共同协商。中国共产党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这一领导体制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政治稳定和政策连续性,决策作出之后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1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千百年来,“牛”文化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我们既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也有“庖丁解牛”的典故,更有“不辞羸病卧残阳”的赞誉。可以说,在国家、民族的精神坐标中,牛是特殊的图腾;于世俗、民间的价值观念里:牛是非常的伙伴。
2021年恰逢农历辛丑年——牛年。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家送上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同时,寄语全国人民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继续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绝非偶然。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12分)
(2)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开展“理想照耀中国系列作品展播活动”的文化考量。(10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价值。(10分)
(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0分)
(5)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弘扬“红船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分)
(6)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践行“三牛精神”?从“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者中任选其一,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50字短文。(4分)
(7)某校计划在建党百年之际,组织开展一次全校师生学党史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主题。(4分)
(1)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国情和社会历史条件,领导各族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4分)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遵循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分)③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最高价值追求,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4分)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分)②文化与政治、经济、经济相互影响。通过开展“理想照耀中国系列作品展播活动”,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战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4分)③文化影响人,优秀文化塑造人。通过开展“理想照耀中国系列作品展播活动”,营造重温峥嵘岁月,感悟时代发展历程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同时让人们在重温历史中铭记历史,学史增信,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若学生答到“文化与综合国力”等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0分)
(3)①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3分)②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有利于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担当时代大任。(2分)③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写价值观,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2分)④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验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2分)⑤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分)
(4)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6分)“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植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4分)
(5)党和政府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立足国情,制定符合国情的方针政策;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带领和组织人民,弘扬红船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分)
个人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4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如: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打成一片,不脱离群众,为治理兰考的沙丘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在兰考任上真正做到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谋求个人私利,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骨,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焦裕禄同志真正践行了“孺子牛”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分)
(7)①同心向党,共绣党旗。(2分)②重温峥嵘岁月,共创时代新篇章。(2分)
【热点概述】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增长,成功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强调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讲,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
第一,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时、度、效”。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依据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做到相互促进、协同发力。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工作主线、基本路径、制度保障和具体着力点,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二,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当前,我们既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又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特别是要净化市场环境、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统筹做好跨越关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正确把握实现长远目标和做好当前工作的关系,发扬钉钉子精神,把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做好做实。
第三,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表现为三大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其根源就在于生产要素配置扭曲,必须靠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要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推动形成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机制,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要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第四,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息息相关。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决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第五,正确把握维护公平与讲求效率的关系。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4多亿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将做好做大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好,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有机统一起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者的积极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而且有利于提升全社会购买力,创造更大规模市场,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4.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6.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7.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 8.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11.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3.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要求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性;运动与静止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
14.认识论——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5.辩证法——联系观、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观、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矛盾观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创新
16.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价值观及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关系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遵循。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建设就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权责边界,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加强产权司法保护,营造风清气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中国建设释放出日益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根基,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得到极大提升。
1.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效益经济,更是法治经济。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基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法典的编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提供法律保证。
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例1:初春的北京,处处生机盎然,十三届全国人大会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到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是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现行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实施近40年,一直为人大制度的运转提供支撑,没有作过修改。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历经两次审议后,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此次修改,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民主”的重要要求,将“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推动从制度和实际运行上保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
材料二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爱国者治港”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3月11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香港选举制度是中国的地方选举制度,如何修改、完善,完全是中国内政。香港的政治制度属于中央事权,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对香港的选举制度做出适当的调整,加以完善,完全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其合法性、正当性无可置疑。全国人大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有助香港长远发展,使“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材料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其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会常委员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区政府随即根据该决定宣布4名第六届立法会议员即时丧失立法会议员资格。
2021年3月11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高票通过;3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修改后的附件一和附件二对本地有关法律做出了相应修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彰显的时代价值。(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家的结构形式的相关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合法性。(10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全国人大通过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决定的政治意义。
(4)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必要性。
(5)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是如何完善香港法律和政治体制的,并分析其意义。
(1)①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3分)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修改法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提供法律保证;(3分)③全国人大组织法的修改坚持与时俱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分)④完善全国人大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巩固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独特优势。(3分)
(2)①中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5分)“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以“一国”为前提的,全国人大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是合法和正当的。(3分)
(3)①完善选举制度有利于坚持“一国两制”根本宗旨,巩固香港特区宪制基础,使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得到有效落实,使“一国两制”实践重回正轨并行稳致远。②有利于弥补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漏洞,为“爱国者治港”提供坚实稳固、安全可靠的制度保障。③有利于提升香港特区整体管治水平,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良政善治达至长治久安。④有利于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点3分)
(4)①“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香港特区繁荣稳定。(3分)②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决定权,针对香港选举制度漏洞,有权力、有必要完善香港选举制度。(03分)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完善香港特区小组制度是坚持中央对地方统一领导的要求。(3分)④公民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有利于香港市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3分)
(5)如何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1分),依法行使立法权(1分,或者回答“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也可替代给1分)和决定权(1分),制定香港国安法、修订香港基本法(1分),推动香港选举制度改革(1分)。
意义:补齐香港社会治理短板(1分,或者回答“为实现香港稳定提供法律依据”也可替代给1分),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1分),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1分,或者回答“维护国家利益”也可替代给1分);维护香港基本法尊严(1分),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推动香港长期繁荣稳定(1分)。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国土开发分: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财政政策,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政策,要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要引导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土地政策,要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人口管理政策,要鼓励在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
优化国土开发区域的意义: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做大一个地区经济总量作为出发点和唯一目标来缩小地区差距的观念。二是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所有区域都要加大经济开发力度的思维定式;我国区域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国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地集聚经济,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三是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思想方法。四是体现了长远战略思维,改变了过于追求短期发展成效的观念。
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我国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6.唯物论:①物质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意识能动性作用。③再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各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8.辩证法:①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系统和要素的关系。④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⑤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⑥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⑦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⑧矛盾特殊性原理。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0.意义和必要性:①有利于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合理优化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②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税收,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参与高水平国际竞争。④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实现伟大梦想构筑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必须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取得标志性科技成就,创造更多竞争优势;必须抓住基础研究这一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从根本上说,只有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现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
5.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先进的科技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6.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发展科技特别是发展高科技表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7.北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斗系统组网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弘扬北斗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科技是新的,风险极大。因而,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9.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发展科技既要尊重了客观规律,又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0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进行创新。
11.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特别用与对科学家的分析)
嫦娥五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习近平总书记致电视贺时强调,嫦娥五号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
探月工程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以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深空探测基础设施,培养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积淀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的成功,是中国航天人用一步步的努力换取来的,从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再到携带样品再入地球,最后到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这一系列的操作背后是航天人不断拼搏的结果。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探月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负韶华的时代担当、实干兴邦的决心意志,不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结合材料并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分析说明嫦娥五号取得圆满成功给我们的启示。(12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弘扬探月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10分)
(3)请就青年学生应如何学习航天人,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两条合理建议。(4分)
(1)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3分)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3分)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分)嫦娥五号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我国探月工程中积淀形成的探月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5分)②探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突出表现。中国航天人有梦想,更有实干,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5分)
(3)答案示例:①要树立崇高的理想,把人生价值追求与国家民族需要融为一体。(2分)②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人生价值(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六、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搞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一致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1.制定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属于计划,是国家运勇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2.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在我国,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建议权,开门问策,增强了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有利于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4.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根本要求;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是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发展的体现;最大程度吸纳社会各界参与协商民主,体现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增强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充分听取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明晰党内民主决策主体,落实党内民主决策制度。
5.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①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②党提出的建议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到二O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③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汇聚人民智慧,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④坚持依法执政。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立足于国情和实际,开展专题调研,体现了存在是本原,存在决定思维。科学分析,研判形势与挑战,提出了大量友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7.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十四五规划,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十四五规划在总结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律,更准确地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思路和方向;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十四五”规划能够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8.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新征程,需要提前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十四五”规划《刚要》对未来五年的现代化建设指导意义更大。
9.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永远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任何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质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注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面对国内国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把握其发展规律,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10.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十四五规划(计划)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应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作用。十四五规划(计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引领并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了重大工作部署。
材料一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这次建议稿起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从今年3月成立文件起草组到文件通过7个月来,总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起草组会议,企业家、科学家、各界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对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家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8月10日,建议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最后提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
材料二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第14个“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要经过的主要程序是:一、首先由党中央提出并形成党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国务院将根据党的建议,具体编制“十四五”发展纲要,全面调研、反复论证,听取各方意见,最后形成具有操作性的纲要草案文件。三、“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形成正式法律文件,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国家意志表达形式。四、政府履行职责,由各级政府贯彻人大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分阶段逐步实施。
材料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内外循环具体途径和办法,促使内外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十四五”规划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应怎样汇聚合力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3)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四五”规划为什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并分析规划的编制过程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4)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是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10分)
(5)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编制《规划》过程中,为什么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6)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十四五”规划编制程序体现了我国哪些政治制度的优势。(8分)
(7)结合材料三,请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如何处理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的关系。(12分)
(1)①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国家的重大决策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十四五”规划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有利于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蓝图。(党的性质、宗旨)②“十四五”规划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十四五”规划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体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性质和人民利益)③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需要。公民就“十四五”规划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形式参与民主决策,这有利于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民主决策、科学决策)④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重要性一公民社会责任感)(每个要点2分,共8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出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发挥协商民主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的重要作用,听取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履行基本职能,科学民主决策,做好起草规划《纲要框架》的工作;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3)这是由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规划的编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4)①强调规划编制要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坚持了一切为了群众(3分);②强调规划编制要问计于民,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坚持了一切依靠群众;(3分)③强调要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加强顶层设计,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4分)
(5)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依靠人民、执政为了人民。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4分)编制《建议》过程中,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有利于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分)有利于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2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推动河北经济和社会发展(2分)。
(6)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十四五”规划编制首先要由党讨论并出台规划建议,国务院再根据建议编制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审查,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共产党领导)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十四五”规划最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这是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和立法权,为“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统一,保障了中国民主制度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党全面领导、人大依法决定、人民当家作主三者的统一。(三者统一)(每个要点2分,共8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7)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内循环,也不能忽视外循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不能割裂二者关系。(一分为二)(4分)②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内循环是主体,要以我为主,自强自立;外循环是重要辅助,不能忽视,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4分)③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内外循环具体途径和办法,促使内外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
【热点概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四五”规划建议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尤其应该关注:碳达峰与碳中和、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意义、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沙漠治理、植树造林。
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垃圾分类回收能够减少污染、变废为宝,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对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正是绿色消费的应有之义。
5.政府要积极行使生态文明建设职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住建部发出通知,部署和指导全国的垃圾分类工作,正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作为垃圾分类的行为主体,公民在享有排放权力的同时,应承担源头减量、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缴纳排放费等责任与义务,履行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的监督义务,逐步形成自觉、自愿、主动与合适排放垃圾的生产生活习惯。
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垃圾分类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自己、从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
【热点概述】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会议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们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建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并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确定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回望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无疑是危急关头最重要的决策。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果敢的历史担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作出这一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打赢了脱贫攻坚战,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赢得世界各国好评如潮。
1.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具有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职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5.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6.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价值观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材料一 1921~2021,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强大生命力的密码,就在于坚持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就在于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充满必胜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就在于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就在于以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难题,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昂扬斗志开拓新局。
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立足我国国情,探究我国减贫规律,进一步推动国家反贫困的实施主体、扶贫对象、反贫困策略跟随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个理论,处处闪烁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材料二 某省R县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依托山地立体气候优势,出产的西瓜、脐橙等曾美名远播。然而,由于交通不便,这些优质产品无法运送出去,全县通过产业富起来的农民凤毛麟角。近年来,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R县多方争取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在县境通车,补齐交通短板。可由于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产业链支撑,“小散弱”的产业格局依然制约着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改变这一困境,R县确定引进县境外资本来发展西瓜、脐橙、金钩藤、茶叶等中长期产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农产路品牌化、产业规模化发展。随着扶贫产业的带动,资金、技术、加工、销售等难题破解策团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利的能力越来越强,有的农民开发茶园,通过合作社将茶叶卖到天南海北,一年收入相当可观。
产业扶贫,扶起的不仅有日益红火的乡村产业,还有更加昂扬的战贫志气。尝到发展甜头的贫困户提振了脱贫的底气,纷纷主动申请“摘帽”,退出了贫困户,希望靠自力更生彻底告别贫困。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学习党史以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8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0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分析R县为什么能通过产业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12分)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R县“造血式”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
(5)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将举办“新时代脱贫攻坚成就”图片展,请拟一个校园宣传活动方案。(6分)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出图片展两个版块内容;②综合运用学科知识阐明活动的意义,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不少于50字
(1)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分)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分)要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雄精神。(2分)学而思,学而行,要投身于为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伟大实践,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2分)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3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2分)中国反贫困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国情,不断探索中国反贫困特殊规律,在反贫困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反贫困思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3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分)
(3)①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分)②R县在进行产业扶贫中,既能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盛产西瓜、脐橙的有利条件,又能解决因交通不便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产业链支撑,产业格局“小散弱”的不利条件。(3分)③通进产业扶贫既激发了全社会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又增强了该县群众自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了群众获利能力,破解了产业发展的难题。(3分)④通过产业扶贫既拓宽了该县农产品销售渠道,又提升了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创造条件,实现产销有效对接,从而实现增收致富。(3分)
(4)①培养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增强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脱贫实践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分)③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活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分)④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3分)⑤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就业,提高村民收入。(2分⑥利用对口帮扶政策,转移就业,分享政策红利。(2分)(考生如答“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本题最高得分)
(5)①脱贫攻坚战的相关制度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或党脱贫攻坚战政策体系);②农村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精准扶贫成效高,生活水平改善(或介绍脱贫成功的典型案例);③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弘扬脱贫攻坚战精神;(任选2个角度,每个1分)
活动意义:(4分)颂扬党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为开拓新征程凝心聚力;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任意2个角度即可。每点2分)
你们的高考之路,我们一路相伴!